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五年检察印记之基层建设篇:强基固本谋长远

发布时间:2013-02-20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字体大小[ ]

  

  如果把检察事业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基层无疑是这棵大树发达的根系。截至2012年12月,全国共有3209个基层检察院,183485名基层检察人员,分别占总数的88.09%和74.68%。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直接关系到检察工作全局。 

  2008年以来,为了让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筑牢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根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决策者们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

  布局筹谋:描绘基层四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基层检察院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关乎检察事业的整体发展。

  2008年7月23日,曹建明检察长轻车简从,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联系点之一———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调研。一星期前,高检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同志联系基层检察院制度暂行规定》。按照规定,高检院领导每人确定两个不在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基层检察院为联系点,每位领导每年到每一个联系点调研指导不少于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两天。《暂行规定》下发后,共有25个基层检察院成为高检院领导的联系单位。 

  高检院领导带头下基层蹲点调研,认真研究解决影响基层检察工作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充分掌握了基层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在通观全局,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09年3月,高检院印发了《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下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此后4年内,基层检察院建设将以四化建设,即“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为方向,以业务

  建设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建设政治思想坚定、执法能力过硬、领导班子坚强、队伍素质精良、管理机制健全、检务保障有力、社会形象良好的基层检察院,为检察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011年3月,高检院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的意见》,坚持将基层检察院建设作为事关检察工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正执法的突出问题。 

  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描绘了基层院发展的美好愿景,明确了基层检察院的奋斗方向。

  人才兴检:专业化人才是实现基层四化的关键

  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毫无疑问,实现基层四化人才是关键,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检察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从把好入口关,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到为现有人员量身定制诸如分类培训、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一系列“充电”举措,再到建立完善具有职业特点的队伍管理制度,《规划》精心设计了对基层检察队伍专业化的要求。 

  五年来,在高检院环环相扣的部署安排下,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了深化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各项活动,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加强教育培训。2009年以来,根据高检院印发的《关于2009-2012年大规模推进检察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开展领导素能、任职资格、专项业务、岗位技能等正规化岗位培训。2008年以来,高检院共培训基层检察人员378774人次,并对全国3200多名基层检察长进行了普遍轮训,有力提升了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岗位练兵提高日常工作水平。2010年2月,高检院下发了《全国检察机关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指导意见》,首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等许多在全国范围有着重大影响的业务竞赛应运而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业务竞赛,一大批优秀的基层检察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专业化队伍的排头兵。

  鼓励、支持在职人员参加司法考试和学历考试。截至2012年12月底,已有47156名基层检察人员通过司法考试。基层检察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81.95%,比2007年提高了12.35%;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数比2007年增加近2.7倍。 

  解决基层编制紧缺、人才匮乏等实际困难。针对一些基层检察院案多人少、办案力量不足的情况,加大下派干部挂职、锻炼力度,实行基层检察人员统一招录制度,新增政法专项编制重点用于充实基层。2008年以来,协调有关部门为全国基层检察院增加29567名编制。 

  多重保障:筑牢基层四化的硬件基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财力增长水平和检察工作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基层检务保障体系,夯实检察工作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确保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 

  在2011年9月举行的全国检察机关监所检察信息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浙江省余杭临平地区检察院检察长孙勇的一番话令人印象深刻:现在有了地方财政保障,我们才能放开手脚开展信息化建设,“换成以前,没有财政保障,检察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怎么找经费。”事实上,全国3200多个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如今大多能像孙勇这样,对经费没了后顾之忧。这是因为,在中央有关文件对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后,中央和地方对基层检察院经费支持不断增加。 

  ———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检察机关财政拨款大幅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对基层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经费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基层检察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层检察院办案经费不足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检察机关争取中央补助投资43.62亿元,支持新建“两房”项目2537个; 

  ———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基层检察院已基本完成检察专线网和局域网建设,78.7%完成三级机要通道系统建设,96.4%联入视频会议系统,部分基层检察院配备了侦查指挥、审讯监控、多媒体示证等系统,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办案; 

  ———2008至2011年,全国基层检察院共投入科技装备建设资金近36亿元,重点加大侦查指挥、证据收集、交通通讯、检验鉴定等办案装备投入,增强了运用科技手段侦破案件、追逃追赃等能力 

  …… 

  这些数字的背后,凝结着这一届高检院党组殚精竭虑地为基层检察机关的发展披荆斩棘、铺就道路的良苦用心、强大信心和必胜决心。 

  科学管理:“群体智力”最大化换来基层四化硬成效 

  将科学化管理引入基层院建设,运用符合司法规律和检察工作特点的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各项检察工作,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实现“群体智力”最大化。 

  一起涉及数十人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受案告知、案卡录入工作,网上分流工作,54本卷宗扫描成电子案卷,200余份法律文书的开具并加盖电子印章……所有这些,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检察院案管中心的3名流程管理员,在受理案件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实行案件集中管理,是检察管理科学化的典型体现。 

  队伍管理科学化也是检察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内容。《规划》下发后,在高检院的统一指导下,一些基层检察院陆续开展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对检察人员区分不同职位类别进行规范管理。2011年7月,中组部、高检院联合印发《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明确了检察官等级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实现了部门集中化、人员精英化、工作专业化、程序司法化。 

  案管中心管案,分类管理管人。那么,如何评判案件办理得如何,人员管理得怎样?科学考评体系为基层检察工作提供了评判标准。 

  2010年1月,高检院印发了《考评实施意见》和《考评计分细则》,对各地区检察业务工作开展统一考评。 

  此前,因为检察业务考评工作中存在着机制不统一、体系不完整、项目不协调、方法不合理等问题,削弱了考评的积极效果。高检院通过建立健全统一的检察业务考评机制,进一步明确考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和程序,避免了考评工作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了考评机制的引导和激励功能,从而推动了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五年来,全国基层检察院共有近2400个集体和6620余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杨竹芳、张章宝等一批一心为民、秉公执法的先进典型。有了之前坚实的四化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检察机关必将秉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执法理念,指引基层院抒写动人的检察故事。作者:李微

检察新闻网摘编欧波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